(1)成果簡介
礦物摻雜固廢多光譜聯用在線智能鑒別分析系統,重點應用于港口入境礦物卸貨皮帶輸送過程中摻雜的各類固廢的在線快速鑒別。系統可在礦物卸貨高速輸送過程實現跨帶伴隨式檢測,基于傅里葉近紅外光譜(FTNIR)和激光誘導擊穿光譜(LIBS)聯用技術,在進口鐵礦石固廢篩查領域構建了“原子發射譜+分子振動譜”的立體化檢測矩陣,結合礦產相似度鑒別模型和成分檢測模型等多模態人工智能識別算法,將氧化鐵皮、硫鐵礦渣、鋼渣等典型固體廢物與入境鐵礦石進行多維特征區分鑒別,有效防范境外固體廢物以偽報品名方式非法入境,切實貫徹國家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規,筑牢國門生態環境安全防線,滿足港口入境礦產品固廢初篩需求。該系統滿足《關于發布進口貨物的固體廢物屬性鑒別程序的公告》要求,可解決入境礦石中摻雜固體廢物鑒定流程時限長的問題,滿足“快速通關”的需求,提升港口生產的智能化程度,大幅度減少人工操作,節約關員人力,提高監管效率,降低企業成本,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2)主要性能指標及適用條件范圍
適用于入境礦物卸貨皮帶輸送過程中鑒別摻雜的固廢,同時適用于礦山礦物皮帶輸送過程中礦產品的成分分析及摻雜摻假的鑒別,有利于礦山配礦等過程控制。
序號 | 參數名稱 | 詳細值 |
1 | 測量原理 | 傅里葉近紅外技術和激光誘導擊穿光譜技術 |
2 | 分析成分 | TFe、SiO2、CaO、Al2O3、MgO、TiO2、MnO、P2O5、S、FeO等,可根據客戶提供的化驗數據建模輸出。 |
3 | 譜區范圍 | 210~425 nm&780~2500 nm |
4 | 環境溫度 | -40~55 ℃ |
5 | 傳送帶范圍 | 250~2000 mm |
6 | 傳送帶速度 | 不受限 |
7 | 傳送帶傾角 | 通常小于15°,或基于需求 |
(3)成果應用情況
該系統于2024年7月在廣西防城港、2024年10月在河北京唐港進行了應用示范。于2025年3月完成商業化推廣,在山東日照港安裝礦物摻雜固廢多光譜聯用在線智能鑒別分析系統和皮帶夾雜物圖像識別分析系統。解決了入境礦石中摻雜固體廢物鑒定流程時限長的問題,滿足“快速通關”的需求。
(4)成果展示
圖1 儀器示意圖
圖2 現場應用示范圖
圖3 遠程展示大屏界面